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1.引言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倡导的中心理念为低消耗、低排放,紧紧围绕节约现有能源、不断优化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这些重点。这些理念的提出及应用,不仅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提供了适合的机会,也为我国的产业转型和升级指出了有效途径。经过了改革开放之后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GDP已呈连年增长的态势,整体经济状况发展良好,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增强,工业化和城市化均处在飞速发展中,并且在今后的较长时间内也会以这种速度发展。但是,我国也存在着在经济增长方式和工业化进程都过分依赖资源及环境方面的投入、在利用方面又倚靠人力资源及土地资源,而自主创新的技术和相关人力资源成本 所发挥的作用不够充分等方面问题。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是符合我国科学发展观和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也为我国的产业转型和升级提供了一个最佳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
2.低碳经济的提出及发展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大环境下提出的,是在2003年由英国首次提出后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1]。低碳经济是以低消耗、低排放为主的一种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其本质是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对清洁能源的持续开发,其核心为对能源技术经济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对产业结构和社会民众生存发展观念的转变,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新型经济革命,即低碳革命。当前社会,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度的主要方式和主要特征,也将会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模式。其中所讲的低碳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社会对能源消耗与实际碳排放的比例有所下降,以达到能源结构的优化;一种是社会各项产业所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耗有所下降,以达到能源利用率的提升[2]。我国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经济发展中要以人为本,建设全面科学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和人民的全面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推动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健康有序发展。且已将科学发展的观念写进了党章,并以此作为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中心思想。由此可见,发展低碳经济是符合我国科学发展观实际要求的,也是对科学发展观最好的实践方式。
从我国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我国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也是必经之路。将气候变化放入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的规划中,有利于促进各级政府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加快以低碳排放为主要发展模式的工业化发展体系[3]。大力发展低碳型经济是解决经济发展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气候变化等问题的最佳方式,也是缓解我国能源不断减少问题的最佳途径,是提升我国在世界上国家综合竞争实力、促进我国向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最适宜方式。
与此同时,我国发展低碳型经济也会让我国有效避免走一些西方国家的错误社会发展道路,让我国能够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帮助下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健康之路。我国大力发展低碳型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也有利于中国在世界上贸易中保持持久性的竞争能力,有利于我国出口经济的绿色健康发展。
3.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据我国相关部门统计,2019年度,我国的能源总消耗量为48.6亿吨标准煤,较比上一年增长3.3个百分点,如图一[4]。在我国的能源消耗组成中,煤炭的二氧化碳排放是碳排放的主要部分,我国也因此是全球第二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家。由此可见,积极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推动我国各项产业在结构转型和升级方面相关事宜是十分紧迫的。对于低碳型经济的产业转型和升级,相关各地政府和企业可以借鉴一下措施进行[5]。
图1 2019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构成
3.1 政府主导,市场准入
想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并以低碳型经济作为发展基础的产业转型和升级,首先需要的就是由政府主导制定一个科学且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政策,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制定有关当地的科技型产业创新、对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资源的具体使用政策等,利用减免工业型企业税收,适当增加财政方面的补贴、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采购、发放绿色信贷等一系列措施,来促进低碳型经济的发展,从而达到产业科学转型和合理升级的要求[6]。也要制定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的产业发展计划,以政府对有发展前景和价值的技术储备企业及技术创新企业进行有效指导,建立有关行业的产业联盟,以培养相关行业的国内外市场为中心思想,打造一批可以实际参与国内外相关行业竞争的创新型企业。
文章来源:《卫生研究》 网址: http://www.wsyjgw.cn/qikandaodu/2021/0307/776.html
上一篇:基于对水质分析的研究方法
下一篇:城镇污水处理成本控制研究